人为什么要分享?
更新时间:2020-09-09T03:01:18.000+0000 来源:缘盾分离小三网 责任编辑:小雨 阅读:366 手机访问
热门推荐
分享是人们与社会产生联系的一种方式,本质上是一种互利行为,在互利中,选择、巩固和发展彼此的社会关系。完全没有分享,社会将不能成立。分享是构成社会的要素之一。
凡带有一定社会性的群居动物,也都有分享行为。民间有“虎不成群”的说法,虎乃百兽之王,他大约需要100平方公里的食物链生存空间,强大到可以独霸,不需要分享。但即使是虎,抚育后代时,捕获的食物,也会有先子后母的分享行为。狼则要成群,共同觅食,共同分享,否则就不足以自保。
从中还可以看出,分享是一种生存和发展需要,无论是人,还是群居性动物,都需要在分享中实现自利和自保。
中国民间有大量反映这种分享关系的语言。如“你有我有,才是朋友”“礼尚往来”“上山打猎,见者有份”“吃得亏,打得堆”等等,讲述不同的分享行为和道理。
.jpg)
人为什么要分享?
分享可以分为若干类型。劳动交换,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分享行为。分工越细,分享越多。商业社会中的自利,也是通过利他的行为来实现的。商业交往中的双赢、多赢,也都是通过分享的方式,来共享成果。因自利而利他,因利他而自利。并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规则和错综复杂的行为。
你要有,才能让他人分享。你要没有,事关生存,甚而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,于是便有了社保,捐助,这属于社会成果分享、社会责任、同情、爱心范畴的问题。
这种客观存在,作用于道德范畴,便有了相关的道德规范,作用于思想情感,便有了相关的喜怒哀乐。多人的成果,被一人因某种原因独享。“独享其成,于心何忍?!”独享者便会遭受道德谴责,自己也会经历心理情感上的折磨。
总是分享他人的成果,而无成果让他人分享,会有感激之心,却未必会愉悦,可能会因自己的无能而沮丧。总让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,如果是一种人格修养的自然表现,会愉悦,如果是出于责任驱动,则会心安。由此可见,分享,除了是一种追求精神满足的行为,还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行为。
在极端饥饿的困难情况下,你的同伴只有一个馒头,分了一半给你,你会永久心存感激。这中间或许还包括着另一种人生暗示,人生祸福无常,也许某一天,他自己也会遭遇厄运,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。
分享中,各种不同的思想情感表现,也划分出了人的思想情操高低,是否达到自我实现。似乎还不仅如此,各种行为中,还有对人生无常的把握。

情感问题免费分析
加导师\/心:gufei16
获导师一对一咨询

缘盾情感电台
打开喜马拉雅扫一扫
免费学习专业情感方法
标签:
导师推荐
-
古非
缘盾情感创始人
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两性关系心理学者 资深婚恋导师 婚姻家庭高级讲师
-
扶苏
缘盾情感高级督导师
婚姻关系心理学者 资深婚恋情感导师 婚姻法资深法律学者
-
子沫
缘盾情感高级督导师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国家三级婚姻情感咨询师 高级家庭治疗师
-
安生
缘盾情感督导师
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、企业EAP咨询导师、专业婚盘师、小三劝退师、广州心理咨询协会会员、进化心理学派婚恋导师
最新文章

扫一扫关注缘盾情感电台
查看更多分离小三攻略

拨打缘盾情感热线
020-29861119